無線電視新聞透視節錄
朱太剛收到的不是包裹,而是她放在儲物倉的物品,當她需要時,公司會安排送貨上門,[迷你箱不用我去拿是他們送過來就最好最放便,要拿回乒乓球,這個乒乓球很久沒用,這個兒時紀念品,都是結婚的東西,囍字都在這裡] 一年多前,朱太開始租用這些儲存箱,她喜歡購物,又想保持家中簡潔整齊,於是將不常用的東西放進倉,[開始感到難以執拾,便有一點看不過眼,如果騰出多出些空間,我可以再買東西,或是放一些經常我需要用的東西]
朱太的箱存放在這個工廈單位內,[這裡是其中一個儲存箱的倉庫,大約可以容納一千多個箱],他們重新裝修,新電線也用膠喉保護,只是沒修整天花板,這座工廈是七八年落成,七七年的消防規格已經要求工廈安裝自動灑水系統,[按照消防條例每個倉庫相隔一段距離便設花灑頭,本身倉庫不用間隔可以用原來的天花板那個標準花灑頭],近一两年開始流行儲存等服務跟迷你倉不同,他們用盒裝著客人的物品客人不會上來提貨,而是公司安排送給客人,倉庫不需要對外開放,[大廈管理公司也會做年檢,會測試警鐘會試灑水裝置,曾經有一次我們將消防喉藏在櫃內,因為美觀所以放進櫃內,他們就說你做得不恰當最好拆掉],牛頭角迷你倉發生四級火後,他收到不少客戶查詢,擔心消防安全,但他認為儲存箱貨倉潛在危險比較小,不需要間隔及鎖著,[如果發生火警,所有物件能移動的,也不會有額外的僭建物,影響消防工作]